《表3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大理地区土地分布、额征田赋数额表》

《表3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大理地区土地分布、额征田赋数额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清代汉人入滇对大理地区经济发展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分,粮食产出是反映当地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经过清前中期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开发山区,凿地开沟,提高土地利用率,直接促进了大理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耕种作物来看,粮食品种不断增加,并具地方特色。前文所述,至清中期人均耕地面积已低至1.5亩,在如此紧张的人地关系下,并没有因饥馑而导致人口锐减,除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稻、麦亩产量以外,高产作物玉米、土豆的引入及推广对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粮食产量来看,虽然地方县志没有直接记载,但从垦殖面积、田赋税收情况我们可以作出大致判断。(1)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大理府册载田地108.97万亩,占全省比例11.5%,位居第一;丽江府南部田地面积次于大理府,但垦殖指数远低于蒙化直隶厅,说明该地区耕地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永昌府耕地面积少,垦殖指数低,间接反映出该地区粮食生产总量少。(2)清政府实施摊丁入亩政策后,对田、地所征收的田赋制定了统计标准,上等田纳粮多,下等田纳粮少。嘉庆二十五年,永昌府、大理府均超过了云南省每亩纳粮均值,说明永昌府优质田较多,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丽江府、蒙化府直隶厅亩均纳粮较少,间接反映出土地略为贫瘠。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