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主要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表1 主要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健康权益可及性与农民工城市劳动供给——来自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1可看出,农民工在务工地社区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为29.47%,接受务工地健康教育的比例达到76.05%,参加务工地医疗保险的比例为28.65%。总体而言,农民工在务工地的健康权益的可及性水平仍相对较低,健康档案这一基本健康权益对流动农民工的覆盖面相对较窄,同时农民工在务工地的医疗保险参保占比不足三成。尽管绝大多数农民工参加了户籍地新农合,但这一项目的保障力度和便携性较难适应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特征。从保障力度来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披露,2016年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用的实际补偿水平达到72.2%,而城乡居民医保同期补偿水平仅为56.3%,二者存在明显差距;从便携性来看,跨省流动农民工在务工地看病住院的报销流程复杂,“小病不就医、大病回老家”成为大多数农民工的选择(1)。农民工的平均周工作小时数达到58.7858小时,参照劳动法规定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标准可发现,这一群体的超时劳动现象非常严重;农民工的平均小时工资率为18.6979元/小时,相较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统计的工资率而言(李龙等,2017),这一群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收益率有一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