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81~2014年夏季(10°N~60°N, 70°E~150°E)区域200 hPa和850 hPa风场的MV-EOF前四个模态PC系数与9个季风环流系统指数的相关系数》

《表2 1981~2014年夏季(10°N~60°N, 70°E~150°E)区域200 hPa和850 hPa风场的MV-EOF前四个模态PC系数与9个季风环流系统指数的相关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亚夏季环流多齿轮耦合特征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示通过90%显著性检验;**表示通过95%显著性检验;***表示通过99%显著性检验。

东亚夏季风区高、低层环流“多齿轮耦合”前4个模态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2.7%,呈现出东亚夏季风高低层环流耦合的主要形态(图1)。在第一模态200 hPa环流场中,40°N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被一闭合反气旋系统所控制,系统中心位于(30°N,110°E)。该系统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为一个闭合气旋系统,所控区域相对较小。两个系统通过之间的西风气流相互作用(图1a)。在低层850 hPa环流场中,中高纬地区同样出现气旋系统,与高层的气旋系统相比,该系统控制范围扩大,中心向东南偏移至中国北方地区。而在中低纬地区,副热带和热带的反向气流在西太平洋海域构成反气旋系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受该系统西侧的西南气流控制,这股气流由孟加拉湾的西南风和菲律宾海的东南风汇合而成(图1e)。该模态的空间分布展现了夏季南亚高压、西太副高和蒙古气旋等系统的耦合状态。其时间系数(PC)与西太副高面积、强度和脊线位置特征指数,南亚高压强度和东西位置指数,蒙古气旋强度指数的相关系数均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其中与西太副高面积、脊线位置和南亚高压强度的相关系数通过99%的显著性检验(表2)。这种“多齿轮耦合”分布型是最常影响东亚夏季天气和气候的形态,北方气旋系统和南亚高压通过两者之间的偏西气流联动增强,低层中高纬气旋活动加强,范围扩大,偏北风增强,中低纬西太副高增大、增强、位置偏南。这种年际尺度的耦合变化,与季内变化尺度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相向而行,相背而离”的相互作用(陶诗言和朱辐康,1964)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