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全长、变异系数 (CV) 和成活率的影响》

《表1 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全长、变异系数 (CV) 和成活率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养殖密度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生长性状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列数据中上标字母不同的表示差异显著(P<0.05),上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全长、体型差异和成活率的影响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标粗的前5 d,不同养殖密度组虾苗的全长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且各组虾苗的体型差异均比较稳定,没有出现较大波动。这主要是因为虾苗进入一个全新的生长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其生长态势尚未体现出来。第7天时,不同养殖密度组虾苗的全长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9万尾/m3、10万尾/m3和12万尾/m33个组与3万尾/m3和5万尾/m32个组之间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其余组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各组虾苗体型差异也相对稳定,没有出现较大波动;在第9天时,10万尾/m3和12万尾/m32个组虾苗的全长与其他各密度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3万尾/m3和5万尾/m32个组的变异系数CV超过了10.0%,说明虾苗已经出现明显的大小差异。在第11天和第13天时,不同密度组的虾苗在全长上的差异情况较复杂,其中养殖密度为7万、8万尾/m32个组与3万、5万尾/m32个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虾苗的体型差异也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从整个标粗过程的成活率来看,养殖密度为10万尾/m3和12万尾/m3的2个组成活率最低,其次是9万尾/m3组,其余4个组的成活率均较高,达到8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