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1992-2013年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类型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

《表3 1992-2013年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类型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比表3和表4可知:(1)该假设不成立,在以不同区域背景为条件后,区域的状态转移呈现较大差异,因此区域背景对于区域的状态转移具有重大的影响。(2)不同的邻域类型对于区域状态转移的影响方向不同。通常来说,一个区域若以碳排放强度低的区域为邻,其碳排放强度向上转移的概率将会增加,向下转移的概率将会减小,邻居对区域状态起到正向作用;一个区域若以碳排放强度高的区域为邻,其碳排放强度向上转移的概率将会减少,而向下转移的概率将会增加,此时邻居对区域状态起到负向作用。例如,对于碳排放强度高的区域来说,其向上转移的概率为11.21%,相比较而言,在碳排放强度低的区域背景下,其向上转移的概率增加至13.64%,而在强度高的区域背景下,其向上转移的概率降至8.55%。对于碳排放强度低的区域来说,其向下转移的概率为10.35%,在碳排放强度低的区域背景下,其向下转移的概率降至5.92%,而在强度高的区域背景下,其向下转移的概率提高到18.97%。(3)不同的区域状态类型受到区域背景的影响大小不同。对于碳排放强度较低类型的区域来说,在邻域状态类型为1、2、3时,其向上和向下转移的概率相近,约为13%与9%。但当与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为邻时,其向上转移的概率下降至7.6%,向下转移的概率增至14.62%。说明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对碳排放强度高的邻居更敏感,受负面影响突出。(4)从动态的视角来看整个研究时段的区域和区域背景的变化,50.9%的区域与邻居的状态转移方向相同,其中区域与邻居类型同时向上转移的区域数量为110个,同时向下转移的数量为3个,状态均未发生转移的数量为31个。可见区域与邻居的碳排放强度状态转移具有协同性,且协同向上转移的区域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