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5—2016年陕西省各地级市作物绿水足迹平均相对占比》

《表3 2005—2016年陕西省各地级市作物绿水足迹平均相对占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足迹视角下陕西省种植业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示研究期内作物种植较少,统计时不做考虑。“—”means that the crop area is too little not to be calculated.

作物耗水量中的绿水足迹来源于降水,相比于灌溉用水的蓝水足迹,拥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本文利用绿水足迹占作物耗水量的相对百分比,衡量作物绿水足迹的利用效率。从表3可以看出,同种作物的绿水足迹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以作物小麦为例,安康市小麦绿水足迹利用效率为35.78%,而榆林仅为10.80%,总体上陕南的绿水足迹利用效率高于陕北和关中。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陕南水资源禀赋先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裕,研究期内陕南年平均降水量825.91 mm,而陕北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85.35 mm。另一方面,不同作物生育期的不同也是造成绿水足迹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以花生为例,陕西省花生的生育期在6—9月,这与陕西省降雨量集中时期相吻合,这也是花生的绿水足迹利用效率高于小麦、油菜的原因所在。但根据刘聪[30]的研究,陕西省主要粮食类作物小麦、玉米的绿水足迹利用效率在全国仅处于中等水平,发展潜力大。因此,更好地利用雨水以提高绿水足迹的利用效率,科学规划区域种植作物类型,才能更有效促进生态农业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