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案例文章中有关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的形容词类目出现频次》

《表1:案例文章中有关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的形容词类目出现频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弱势群体价值观教育在媒介中的声音与形象——基于对《中国德育》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内容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总体而讲,弱势群体在《中国德育》中的形象比较单一,是被关爱的对象。尽管对于缺乏亲情爱护与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及随迁子女来讲,来自教师与学校的爱护是必须的,但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手段而言恐怕并不充分。与普通城市学校的学生一样,这些孩子的“价值观念、价值态度与情感、价值理性、价值信念和价值行动力”[12]都需要逐步养成与发展,一线教育工作者除施予关爱之外,还应积极思考他们具有怎样的心理发展特点,拥有怎样的家庭文化资本,学校可以争取到哪些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探索如何以适切的方式引导、辅助学生的发展,保护学生发展的自主性。此外,从媒介影响的视角出发,长期、反复地在受众面前以单一角度描述每个群体的形象,有可能形成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也就是“一种简化或类型化的认知方式的结果”[13],这种一刀切式的认知方式容易导致人们的认识僵化,停滞。更何况,文章中大量使用的“不良”“困难”等贬义词汇容易使媒介受众对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趋于负面——“问题孩子”,进而产生“异己”的负面身份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