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2006-2015年北京城市低保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比重》

《表5 2006-2015年北京城市低保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比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北京城市低保标准研究: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7-2016)http://www.bjstats.gov.cn/nj/main/2007-2016-tjnj/zk/indexch.htm;北京民政信息网http://www.bjmzj.gov.cn/templet/mzj/index.shtml.

低保资金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比重反映了地方财政对低保制度的经济承受能力。在2006-2015年间,北京城市低保支出总体上保持稳步增长,从2006年的4.57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7.20亿元。但是城市低保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比率却呈现双双下降的趋势,从表5可以看到,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的0.37%下降到2015年的0.11%,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6的0.32%迅速下降到2015年的0.09%。从2006-2015年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4.5倍,地方财政支出增长了4.7倍,低保资金支出增长了大约57.5%。这说明北京城市低保资金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北京市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2006-2015年间,北京城市低保资金支出占财政收支比率的持续下降,说明低保支出并没有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越来越重的经济负担。在对社会政策缘起的各种竞争性解释中,工业主义的解释路径强调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与社会支出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现代化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政府能力包括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为社会福利项目的生发提供了经济基础[17]。对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社会政策项目来说,政府财政状况更是影响津贴标准的重要因素。童星、刘松涛研究提出,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影响最低生活保障线高低的重要因素,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可以“解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差异的30.0%[15]。实证计量模型的研究也显示,地方政府财政自给度对低保标准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18]。从地方财政与低保标准的关系上看,相对于北京政府的财政能力来说,进一步提高本地低保标准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