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5)整理而得。

本文以中国2006-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就城市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成本病”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率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年鉴等。研究样本涉及2006-2015年我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样本数据,其中有部分城市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安徽省巢湖市在2011年撤市改县,海南省儋州市、三沙市分别于2008、2012年才成为独立的城市,贵州省铜仁市于2011年才升级为独立的市,青海省海东市于2013年撤地改市。为了维持面板数据的平衡性,故将上述5个城市从样本中剔除,最后形成了由286个城市组成的为期10年的面板数据,共计2860个观测值。另外,沿袭传统经济地域划分法,将全样本划分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份)和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2个省份)三个子样本。实证涉及的主要变量主要包括:y为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实际产值之和,主要以2006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为基准,求出各产业按2006年不变价计算得到的产值,将第二、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值加总而得;q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总和的比重,主要采用当年三次产业划分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数近似替代各产业劳动力人数,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除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而得;X为控制变量,主要涉及3个指标,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GDP占比(fa)来反映资本要素投入情况,用政府财政支出的GDP占比(gov)来反映地方政府的干预程度,用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的GDP占比(loan)来反映地方金融的发展水平;s为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用第三产业就业占比(q)的变化率来衡量,即s=(qt-qt-1)/qt-1;glpm、glps分别为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由于我们采用各个产业的年度劳均产出作为劳动生产率的代理变量lpi(i=m,s),glpit的计算公式为glpit=(lpit-lpi,t-1)/lpi,t-1,lpit为第i产业当期的劳动生产率,lpi,t-1为第i产业上一期的劳动生产率。上述变量的情况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