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农地流转租金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机制:中介效应分析(农地流转样本)》

《表4 农地流转租金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机制:中介效应分析(农地流转样本)》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地流转、住房选择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于全样本农民工,住房类型的中介效应表示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农民工住房选择影响其定居意愿的效应。对应于上文中介效应模型中式(2)和式(3)的系数值乘积α1β1,即表2中路径Ⅰ和路径Ⅱ系数值乘积。由于中介变量为四分类变量,路径Ⅰ和路径Ⅱ存在3组α1β1值。根据上文提到的中介效应检验过程,首先采用依次检验法分别检验系数α1、β1显著性,路径Ⅰ结果显示农地流转能显著改善农民工住房状况,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改善的几率比分别提高约20%和44%。而由于公租房更多与城市住房政策相关,农地流转并未促进农民工由非正规住房转向公租房,反而可能由于财产性收入水平的增加,丧失公租房入住资格,降低其向公租房过渡的可能性。路径Ⅱ结果显示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的过渡,显著提高了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分别提高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几率比约20%和356%。而可能是由于公租房区位优势不明显,阻碍农民工实现职住融合,租住公租房甚至降低了其城市定居意愿。其次,直接检验α1β1乘积的显著性(即H0:α1β1=0),本文采用平均边际效应衡量α1β1,结果显示当农民工住房类型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过渡时,Zmediation>1.96,中介效应显著,而公租房中介效应不显著。即农地流转显著促进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过渡,与城市原住居民、城镇户籍流动人口实现居住融合,进而促进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最终实现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