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UCSD固定权重模式中的分值分配 (2001-2011年)》

《表1 UCSD固定权重模式中的分值分配 (2001-2011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个体化审阅与美国名校生源选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个人挑战”包括个人家庭困难、兼职工作身份、残疾、军人、个人成长和生活变故;“毕业于API排名处于第四或第五分位的高中”指向毕业率低、大学导向课程和AP课程注册率低、加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录取率低的弱势学校。源自Comeaux,Eddie and Tara Watford.“Admissions&Omi

就UCSD而言,据下文其AO1解释,该校在采用整体性审阅改革之前,曾经使用三种不同的录取决策模式,其中2001年随着加州大学系统推广综合评审制度而开始采取、并沿用至2011年的固定权重模式的评价方式(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学业成就的最高分值为8200,占总分(11100)的74%,数字权重最大;个人成就因素和SES因素最多各占15.3%和5.4%;教育环境因素指向揭示高中发展不均衡的因素,最多占5.4%。在对各部分打分后,UCSD基于总分排序和招生名额录取学生。(36)因此,固定权重模式属于基于分值的体系,是严格把各种因素换算成分值进行加总、并根据总分择优录取的数学式录取方式。2011年,UCSD试行了一年的双重录取过程,即一半申请者基于固定权重模式被评价,一半申请者基于整体性审阅模式被评价。(37)2012年全部使用整体性审阅后,审阅的内容和阅读过程没有变化,但不再对各项因素分配离散式的分值,而且对学业表现一般的申请者也实施整体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