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3中国针对拒绝人身份常用拒绝策略(Chen et al., 1995)》

《表3-3中国针对拒绝人身份常用拒绝策略(Chen et al., 1995)》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拒绝策略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其次,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发现英语中人们多采用直接拒绝的方式,从而使会话结构更直接,遵守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次准则,同时还多用主观性理由作为间接拒绝成分,使拒绝原因更加真实可信,从而遵守了质量次准则。然而在汉语中,人们常常使用假同意,假许诺说出交际双方都能领悟到的谎言,显然违背了质量次准则,但也维护了礼貌原则(朱跃、李家玉,2004)。冉永平和赖会娣(2014)认为在汉语文化条件下,很多人际之间的言语行为或其它的语言选择都应顺应一定的社交语用规约,如,懂礼和面子维护,而虚假性言语行为的选择正是为了顺应这样的需要。虽然虚假拒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和方式准则,但这是为了遵循另一更高原则———礼貌原则,即面子。因此,虚假拒绝在表现形式和社交语用理据等方面与西方的社交语用规约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陈香兰(2012)认为间接拒绝行为的判断语境是关键,因此判断拒绝言语行为是否虚假必须联系语境,否则很难领悟到对方所间接表达的含义是否是拒绝意味的。除了交际语境、说话者地位会对拒绝策略的使用产生影响以外,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对此,吴(Wu,2016)针对中美女性的拒绝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究了策略使用的差异性及其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中美女性都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但中国女性在间接拒绝时语言委婉含蓄,而美国女性语言则简练直接,吴(Wu,2016)认为社会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是中美女性拒绝策略使用异同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