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共全代会《报告》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四次量化指标特征》

《表1 中共全代会《报告》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四次量化指标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日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意义的差异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略,先后四次明确提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成为了我国20世纪经济建设的总目标。进入21世纪后,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分别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和“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确立了以此为基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首次对“城乡居民收入”提出了“翻一番”的具体量化指标,而且首次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倍增与居民收入倍增同时提出,故被称为“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或“双倍增计划”(1)[1][2]。中共全代会《报告》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四次量化指标特征如表1所示[3]。根据十八大报告的基本精神,我们可将“双倍增计划”理解和定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手段,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