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偶氮还原酶:细菌产黄素类化合物介导的电子传递及对环境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表1 偶氮还原酶:细菌产黄素类化合物介导的电子传递及对环境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细菌产黄素类化合物介导的电子传递及对环境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偶氮还原酶以NAD(P)H为电子供体还原裂解偶氮键。这种酶广泛存在于细菌中,并可作用于多种偶氮染料[15]。根据有无辅酶因子,细菌偶氮还原酶可分为黄素依赖性酶和无黄素酶[15]。黄素依赖性的偶氮还原酶多数以FMN为辅酶因子,少数以FAD为辅酶因子(表1)。还有部分偶氮还原酶(如:AZRBS、AZR-BSUa和AZR-BSUi)尚未有确切证据表明其含有黄素辅酶因子(未列在表1),但Sugiura等[35]发现它们的序列中含有可能参与FMN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因此推测这些蛋白可能是黄素蛋白。黄素依赖性的偶氮还原酶催化偶氮染料脱色的过程通常遵循“乒乓机理”:首先NAD(P)H还原辅酶因子FMN,其异咯嗪发色团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催化中心形成FMNH2;随后,偶氮还原酶释放NAD(P)+,并通过FMNH2接受偶氮染料使其还原[17,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