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生境质量交互探测与生态探测结果》

《表5 生境质量交互探测与生态探测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伊犁谷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不加*号表示两两因子的交互作用为非线性增强,加*号表现为双因子增强,“+”表现表示生态探测中为显著差异,否则无标记。

从表5可知,高程∩降雨、降雨和其他要素因子、温度和其他要素因子、NDVI和其他要素因子、坡度∩降雨、蒸散发、温度及NDVI、蒸散发∩GDP外其他要素交互存在非线性增强(不加*号),其他呈现出双因子增强(加*号),但从交互产生的作用大小来看,NDVI∩土地利用(0.2207),高程∩土地利用(0.2133),降雨∩土地利用(0.1996),坡度∩土地利用(0.1958),潜在蒸散发∩土地利用(0.1954),其次为土地利用∩人口密度(0.1681)、土地利用∩GDP (0.1684),其中人口密度∩GDP交互作用最低为0.0019。研究区其他因子与土地利用类型交互作用明显,可以得知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决定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格局,人为因子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起到次要作用,其原因是人口密度的增加造成耕地及建设用地侵占其他生态类型用地,加重了周边城镇地区的生态压力,使两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相比于其他功能交互更加凸显。伊犁谷地地区主要是以“三山夹四谷一盆”的地貌为主,南北天山附近山高沟深,地势起伏大,因受地形的影响山区温度较低、年降雨较充足,河流和冰川融水带来充足的水源,为植动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强适宜的生存空间,形成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应将生境质量良好的区域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红线范围之内,在生态红线内严格控制人为破坏生态系统,对生境已破坏的地区,采用生物与工程措施相互结合的形式,积极促进自然生境的恢复,构建研究区特定的生态走廊,保持生态走廊健康,维持生境质量的稳定。通过生态探测器,经探测具体来看,高程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与人口密度、GDP之间差异不显著,降雨与土地利用、温度与土地利用及NDVI、蒸散发与土地利用之间差异显著,其余因子之间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