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基准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

《表4 基准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集聚效应:城市群边界VS省际行政边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下显著,下同。时间固定效应均显著,为节省篇幅,表4中略去时间固定效应结果。

分析不同规模的城市样本的异质性特征。依据我国现行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市辖区常住人口(1)在100万以下的为中小城市,100万~500万的为大城市,500万以上的为特大城市(包括超大城市)。分别对三类城市进行检验(表6),分样本结果表明,不同规模的城市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城市群边界的金融集聚效应只对大城市有效,对于中小城市和特大城市来说,城市群边界的金融集聚效应都不能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从表6的结果可以看到,影响中小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金融集聚水平的变量差异显著,这说明,对于这三类城市来说,其对金融资源的争夺处在不同的层次与水平上。对于中小城市来说,距离因素显著负向影响金融集聚。换言之,中小城市之间竞争的是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离金融中心越近的中小城市,其享受到的辐射效应越强。对于大城市来说,城市群边界和行政级别是影响金融集聚水平的主导因素。而由于行政级别常年不变,能否加入城市群对这类城市的金融集聚能力起到关键影响。因此大城市竞争的是进入城市群的资格,进入城市群意味着加入了“金融俱乐部”,就能够在当前区域金融资源的重新布局中取得一定优势。而对于特大城市来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对其金融集聚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虽然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该因素的系数都显著为正,但是从系数大小来说,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系数分别为0.109和0.106,而特大城市的系数达到1.572,超过前两者的14倍。不同于前两类城市,特大城市已经在区域内脱颖而出,结合张浩然[4]、Desmet等[27]的研究,其现阶段的发展方向是成为更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作为金融业和其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场所,特大城市的第三产业增长值的比重越高,说明其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潜力越强,其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