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组间的课程总成绩对比分析(均值±偏差)》

《表2 不同组间的课程总成绩对比分析(均值±偏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雨课堂的BOPPPS教学模式下形成性评价标准的思考——以《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0.05,说明组间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

由表1可以观察到,相同授课老师对不同组学生进行授课时并不存在组间的教学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作业成绩、测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的双样本t检验的无显著性差异。最终形成性评价总成绩的组间差异,主要是受学生到课率和专题讨论成绩的影响。期末考试成绩,即终结性评价成绩,按总成绩60%的占比计算。如表2所示,不同组间的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均体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最终的课程总成绩也体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为了更详细了解不同形成性评价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对课程总成绩的影响,笔者细化了观察指标,分别对期末考试成绩≤30分、期末考试成绩≥45分、到课率<8分、专题讨论<17分的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考察其与期末考试成绩、课程总成绩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