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青藏高原大骨节病区环境样品中硒的含量》

《表1 青藏高原大骨节病区环境样品中硒的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青藏高原大骨节病流行区环境、食物及人群硒水平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表1所示,青藏高原大骨节病区39个病县土壤硒的平均含量为0.147 mg·kg-1(0.010~0.291mg·kg-1),略高于中国大骨节病病区土壤总硒含量的平均值(0.112 mg·kg-1)[13],但仅相当于全国A层土壤背景值(0.290±0.255 mg·kg-1)的一半左右;根据中国表层土壤硒含量分级标准,低于0.175 mg·kg-1者为少硒土壤[1],除松潘(0.208 mg·kg-1)、八宿(0.291mg·kg-1)和洛隆(0.241 mg·kg-1)土壤达到足硒水平外,其余病区土壤仍处于低硒乃至硒缺乏水平。饮用水硒的平均含量为0.54μg·L-1(0.06~2.32μg·L-1),以四川省红原(2.32μg·L-1)和阿坝(1.25μg·L-1)地区相对较高,总体高于中国内地大骨节病病区饮水硒的平均含量(<0.10μg·L-1),且已达到内地非病区的平均水平(0.5~10μg·L-1)[14]。小麦、青稞、糌粑和外购大米是目前青藏高原居民的主食来源,其硒平均含量分别为19.08、9.27、11.07和43.29μg·kg-1,以青稞的含硒量最低;除外购大米外,其余当地自产主粮的硒含量均低于中国粮食硒的健康阈值(25μg·kg-1)[1]。大骨节病区环境硒的空间分布(图2a~2e)显示,青藏高原主要低硒土壤多分布于青海、甘肃以及西藏中西部地区,而阿坝和昌都地区的土壤硒含量相对较高,相应的饮水和当地粮食作物中硒水平也呈现较为一致的分布趋势。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1],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区自然环境的总体低硒状况并未有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