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于回归模型的站域土地利用对城轨客流影响研究》

《表1 基于回归模型的站域土地利用对城轨客流影响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域土地利用互动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高密度土地利用模式能够提升公交乘坐率,降低汽车拥有率和车辆行驶里程[2],是激发城轨客流的关键因素。1995年的交通合作研究项目(TCRP)对美国和加拿大19个城市261个轻轨站的研究显示,控制其他因素,每增长10%的人口密度,将带来6%的轻轨站交通量增长[29]。塞韦罗使用GIS、多元回归分析等手段评估居住密度对客流的影响,在湾区城轨站点1 600 m范围内,发现每英亩(1)10户的居住密度带来24.3%的乘坐率(即24.3%居民使用轨道交通),每英亩20户带来43.4%的乘坐率,每英亩40户带来66.6%乘坐率[17]。但有研究表明,就业比居住密度对轻轨客流影响更大[30],居住在站域并没有明显增加工作出行的公交使用率,而工作地接近车站,人们将更少开车上班,工作地在地铁站域比居住地在地铁站域更重要[31]。也有学者研究了不同性质用地的强度对分时客流的影响,发现早高峰时段,每增长10%的人口密度,进站客流增长7.4%,每增长10%商业、行政办公面积,出站客流增长6%[32]。近些年,越来越多研究使用回归模型揭露客流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大量交通、用地历史数据积累的基础上捕捉站域土地利用对客流的影响(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