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基于代谢组学的泻下药研究》

《表3 基于代谢组学的泻下药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代谢组学的解表、清热、泻下类单味中药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泻下药是指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的药物。《中药学》教材收载常用泻下类中药17味(攻下药4味,润下药3味,峻下逐水药10味)。其中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已开展研究的单味泻下药物7味(攻下药2味,峻下逐水药5味),占常用泻下药物的41.18%。单味泻下药代谢组学研究情况见表3。攻下药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可导热下行,发挥清热泻火之功效,现有代谢组学研究主要围绕大黄与芒硝的泻下作用开展,与传统功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润下药多为植物种子或种仁,味甘性平,药性缓和,临床应用中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合用,单用用法较为少见,故在本文中未检索到相关代谢组学研究报道。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及脾胃,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经检索发现本类药物的代谢组学研究大多围绕毒性评价与毒性机制开展,代谢组学在毒理研究中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和无偏向性的优势,可为中药毒性机制阐释以及安全性评价提供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