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地区腐败对高校TFP的影响效应》

《表2 地区腐败对高校TFP的影响效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区腐败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经验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2)各变量系数估计值下面的括号内为标准差;(3)静态面板模型F检验值和Housman检验值括号内为P值;(4)动态GMM模型AR(2)值和Sargan值旁边括号内为P值,下同。

为了获得地区腐败对高校TFP影响的整体效应,我们首先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就全样本进行分析。在估计之前,本文首先进行了F检验和Housman检验以选择最优模型。检验结果均显示固定效应模型为最优。为此,表2第1至第3列的估计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其中第1列,我们只考察地区腐败和高校TFP的关系,第2列是加入高校特征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第3列是同时加入高校特征和社会因素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考虑到高校上一年的TFP可能会影响到当年的TFP,我们将TFP的滞后一期TFP-1引入模型,由于静态面板模型无法反映往期影响,所以采用动态GMM模型进行估计,GMM模型结果如表2第4列所示。由于两阶段AR(2)检验P值和Sargan检验P值分别为0.735、0.549,表明GMM模型不存在二阶自相关和过度识别问题,模型也不存在内生性问题,估计结果有效。表2的4个模型中corp的系数均为负,且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地区腐败给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带来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他相关变量的系数估计符号、方向也基本保持一致,表明估计结果稳健可靠。对第4列GMM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可知:上一年度科技创新效率(TFP-1)对本年度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带来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高校科技创新较强的延续性是一致的。其它控制变量的估计也基本符合预期:高校规模(ssb)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高校生师比增加显著抑制了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也意味着高校扩招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是负面的;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禀赋(sjlw)越强、教师研发活跃度(rjjf)越高越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提升。而科研劳务激励(pjlw)未能在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提升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这与现行我国饱受诟病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存在很大关系。2015年以来在各方面的强烈呼吁下,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科研人员激励绩效支出力度,上调科研经费劳务费中支出比例的信号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从社会因素来看,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加(zfqs)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pgdp)提高都将有效促进辖域内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