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常见星载激光雷达系统》

《表1 常见星载激光雷达系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激光雷达的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现状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星载激光雷达以卫星平台为依托,运行轨道高,观测范围广,可进行大尺度三维信息的获取,即使在一些人类无法到达的区域,也可提供高精度的探测数据,目前常见的星载激光雷达系统如表1所示。星载激光雷达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郭商勇等,2016),其研制和应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成熟的。1996年和1997年美国国家航空局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前后2次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SLA-01/SLA-02,建立了激光测高仪的全球控制点数据库,展示了星载激光雷达在地形测绘和植被资源监测中的潜力(Sun等,2003)。2003年,NASA正式将地学激光测高仪GLAS (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列入地球观测系统EOS(Earth Observation System)中,并将其搭载在冰体、云量和陆地高度监测卫星ICESat-1 (Ice 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上发射升空运行。搭载于ICESat-1卫星上的地学激光测高仪GLAS于2009年退役。作为其后续,NASA于2018年发射了光子计数的ICESat-2 ATLAS (Advanced Topographic Laser Altimeter System)卫星和搭载在国际空间站ISS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平台上的GEDI (Global Ecosystem Dynamics Investigation)全波形激光雷达等。欧洲也论证过了Carbon-3D,LEAF (Li DAR for Earth and Forests)等激光雷达为主载荷的卫星概念。日本也在积极的论证并实施基于ISS平台的多波束激光雷达MOLI (Multifootprint Observation Li DAR and Imager)系统。中国于2019-11-03成功发射了搭载激光测高仪的高分七号卫星,同时搭载全波形激光雷达载荷用于植被探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也正在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