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3~2014年内蒙古农村牧区不同收入户人均社会保障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表1 2013~2014年内蒙古农村牧区不同收入户人均社会保障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社会保障有利于缓解农村居民的相对贫困吗——来自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经验数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单位:%

社会保障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越大,意味着其对收入再分配的潜在调节能力越强,也意味着社会保障缓解相对贫困的潜在能力越强。(2)表1列出了2013~2014年内蒙古农村牧区不同收入户人均社会保障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表1可知,2013~2014年内蒙古农村牧区不同收入户人均社会保障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超过了10%(最小为11.93%,最大为1120.59%),全区2013年平均水平为14.85%,2014年上升为16.48%,表明社会保障性收入在农村牧区农户可支配收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占比最大的是低收入户,其2013年可支配收入中有高达62.07%的比例来自社会保障性收入,2014年达1120.59%,表明社会保障性收入抵销了低收入户的非社会保障性收入的入不敷出,成为其维持生计的重要依靠和保障;最低为高收入户,两年的占比分别为11.93%和12.06%。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在内蒙古农村牧区具有较强的调节收入再分配、缓解相对贫困的潜在能力。但是,社会保障性收入占比仅是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再分配、应对相对贫困的先决条件。若要进一步考察其具体的调节效果,还需关注社会保障性收入纳入可支配收入前后,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