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6个压痕点所在晶粒的取向(°)》

《表2 6个压痕点所在晶粒的取向(°)》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纳米压痕和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的先进高强钢力学性能辨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选择远离晶界的压痕点作为反分析研究对象,即编号为0、1、5、21、24和28的压痕点(图1a),这6个压痕点所属晶粒的取向如表2所示。通过EBSD衬度分析,确定压痕点0、1和24所属晶粒为铁素体相,压痕点5、21和28所属晶粒为马氏体相。6个压痕点的载荷-位移曲线如图2所示,曲线证实了马氏体的强度高于铁素体,约为铁素体的1.5倍。图2左上角所示分别为压痕点0 (铁素体)和压痕点5 (马氏体)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的形貌,沿其中所示的3条特征截面(图2左上角的白色线条所示)提取材料堆积高度和压痕深度。压痕点0和点5的3个特征截面的高度曲线如图3所示(Hmax为最大压深),其中特征点1、2和3分别为3个特征截面的最大堆积高度。由图3可知,压痕点0处3个截面的最大堆积高度分别为11.23、19.71和19.90 nm,最大压深为218 nm;压痕点5处3个截面的最大堆积高度分别为12.41、17.98和27.67 nm,最大压深为169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