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历届Banff会议及其主要进展》

《表1 历届Banff会议及其主要进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的起源、发展及对器官移植的推动作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Banff会议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各类移植器官病理学诊断的Banff标准并予以不断完善和更新。在移植肾方面,1993年首次提出了移植肾Banff标准[51-52];1995年引入了慢性移植肾损伤指数(chronic allograft damage index,CADI),可对移植肾的肾小球、动脉血管、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慢性病变进行半定量记分;1997年提出了“AMR”,以取代“超急性排斥反应”,同时结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的移植肾临床协作研究组(Collaborative Clinical Trials in Transplantation,CCTT)发表的急性排斥反应诊断标准(CCTT标准),确立了动脉炎性病变在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特异性;2005年明确了AMR是导致移植肾急性和慢性失功的关键因素,以及排斥反应的两个免疫效应机制即T细胞介导性排斥反应(T cell-mediated rejection,TCMR)和AMR,进而摒弃了“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这一致病机制不明的类型,并提出AMR的诊断应为综合诊断,包括特定的病理形态改变、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和血清抗体检测阳性3个方面。同时,明确了AMR病变的基本特征,包括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炎、肾小球炎、肾小管周毛细血管基底膜多层[53-54];2007年Banff标准提出了肾小管周毛细血管炎和C4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的量化评分,同时首次提出了移植肾间质炎症的总体记分[55-56];2009年Banff会议的进展包括成立多个Banff工作组(Banff working group,BWG),同时提出了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分期方案;2013年Banff标准中明确提出了C4d阴性AMR[57-58];2015年Banff标准中将分子病理学诊断引入AMR的诊断中,同时首次明确规定需通过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到肾小管周毛细血管基底膜多层以诊断慢性AMR;2017年和2019年Banff标准中依据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区域内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首次对慢性活动性TCMR新增了严重程度的分级,体现出对隐匿、持续的急性排斥反应所致的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的重视,强调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59-60]。历届Banff会议的举办地点和相应的研讨成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