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H村在线“互助问答”运作中的问责形式》

《表1 H村在线“互助问答”运作中的问责形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使回应运转起来:线上互动中的多维问责与有效回应——以H村“互助问答”平台运作为分析对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表1所示,线上“互助问答”之所以能够驱动有效回应,关键在于生成了多维问责体系。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问责,也有自下而上的民众问责。从实际看,无论是行政问责还是民众问责,在现实环境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也不同程度地为农民个体或群体所使用,但大都未能真正驱动有效回应,其根本原因有三点。一是单一形式的问责只能形成单向度的问责压力。单一的行政问责,村干部可控、可预期;单一个体或群体的民众问责,往往因疲软无力而失败。只有双向度的问责,才能形成无缝隙的压力空间,驱动“有作为”的回应。二是线下问责不能点燃公共舆论。尤其是民众问责,其压力强度与参与人数的规模成正比。在网络环境下容易聚集公共舆论,可以倒逼回应[3]。三是问责形式之间欠缺有机的关联性,无法形成方向一致的问责压力。驱动回应的问责不在于多,而在于这些问责形式之间能否形成一致的合力,使干部感受到强大压力的同时还没有逃避回应责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