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需求导向型的能源工业企业管理会计工具信息标签》

《表2 需求导向型的能源工业企业管理会计工具信息标签》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能源工业企业推动管理会计工具变迁与展望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90年代初期),能源工业企业进入需求导向型的发展时期,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导向展开生产经营活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能源工业企业生产活动逐步活跃,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基础动力,管理会计为捋顺能源工业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提供工具方法: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约束资源优化、内部转移定价等,为能源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内部信息和实用的短期经营决策工具。20世纪60年代,能源工业企业投资活动方兴未艾,管理会计为企业投融资活动提供长期经营决策工具:贴现现金流量法、项目管理、情景分析法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受能源危机、同行业竞争、产品同质化无序投放、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迫使能源工业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活动的边界逐步向外部扩展,管理者意识到“顾客”才是企业价值实现的唯一源泉,此时,应围绕“顾客价值”设计管理会计工具,重构组织经营活动流程,保证企业利润与现金流合理配置前提下,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6]。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学家费根鲍姆首先提出质量成本,但几乎没有支持者。20世纪8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风靡日本企业[7],同期,管理会计参与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成本控制工具不断丰富,日本企业广泛推行的“成本企画”即“目标成本法”,帮助日本公司大幅度削减成本,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以绝对低价击败西方同业竞争者[8]。1978年,厦门大学余绪缨教授提出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构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管理会计体系[9],管理会计理论正式引入中国。需求导向型的能源工业企业管理会计工具信息标签,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