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电影/纪录片课堂讨论及教学目标》

《表1 电影/纪录片课堂讨论及教学目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年级对外汉语教学中视频材料的使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何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纪录片不同于文字文本,亦不同于以情节主导的电影的独特优势?下文将以《归途列车》(2010年)为例,提供一个使用纪录片进行课堂讨论和活动设计的模板。农民工话题是中高年级对外汉语课上一个反复出现的话题,也是在讨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时一个重要的、不容回避的话题,但大多数学生对这一话题并不了解。即使去过中国的学生,也只是在大城市里见到过农民工而已。关于这一话题的文字材料,如新闻报道、学术文章,往往偏重现象和数据的罗列,或者以评论性的宏观理论分析为主,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阐述和分析问题的语言能力,却很难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纪录片从个人角度讲述社会事件和人生经历的特点很好地弥补了文字材料的不足,其重叙事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理解和分析问题。范立欣导演的《归途列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从个人经历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观察、讨论农民工生活的机会。在这部纪录片中,导演以春运为线索,追踪记录了一个农民工家庭父母子女两代人的经历。学生们跟着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张琴,看到她从一个留守儿童到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转变,看到她跟父母发生冲突、辍学、离家出走、在工厂打工、努力融入城市生活和四处漂泊的状态。学生观看影片后进入课堂,在讨论农民工为什么离开农村,在城市工作面临什么困难,大规模的民工潮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等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就容易多了。这样一部时长一个小时左右的纪录片,在针对非华裔背景的四年级学生的教学中,一般需要两到三个50分钟的课时完成。课堂讨论的环节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