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Ru/AC和Ru-SC催化剂的CO化学吸附结果》

《表2 Ru/AC和Ru-SC催化剂的CO化学吸附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小麦粉基镶嵌式钌炭催化剂的制备及苯甲酸水相加氢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4给出了Ru-SC的透射电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钌纳米粒子比较均匀地分布在炭材料上,并且没有明显的粒子团聚现象。根据图5的粒径统计分布图,Ru-SC中80%以上的钌纳米粒子直径小于2.5 nm,且主要集中在1.5~2.5 nm。表2还给出了催化剂的CO静态化学吸附表征结果,由数据看出,Ru/AC催化剂的CO单层吸附量为75μmol/g,计算得到的Ru分散度为38%,而Ru-SC催化剂的CO单层吸附量为61μmol/g,Ru分散度为31%。值得注意的是,CO吸附结果计算Ru-SC的Ru粒径尺寸为4.3 nm,而根据TEM图得出的平均粒径为2.1 nm。根据文献报道,通过CO吸附得到暴露的金属表面积与TEM根据经验公式得到的金属表面积之比,可以估算出金属纳米颗粒在载体中的镶嵌程度[25]。图4(b)和图5(b)给出了Ru/AC样品的TEM,以及粒径分布统计图,其中钌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8 nm。可以发现Ru/AC的钌纳米颗粒的粒径与CO吸附得出的钌金属粒子尺寸3.5 nm相差不大。对比Ru-SC和Ru/AC样品的TEM图,可以发现Ru/AC中钌的纳米颗粒明显大于Ru-SC中钌的纳米颗粒,这是由于在原位模板法制备Ru-SC催化剂的过程中,淀粉中的羟基官能团(-OH)与钌离子发生配位,起到稳定钌纳米颗粒的作用;而且在炭化还原的过程中,由于碳骨架的物理限域作用,抑制了钌纳米颗粒的长大[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