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实证分析结果:财政透明度、税收负担与隐性经济规模分析》

《表1 实证分析结果:财政透明度、税收负担与隐性经济规模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财政透明度、税收负担与隐性经济规模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在模型中带入不同税收负担指标和控制变量,可以得到大致相同的分析结果。在表1中,模型3带入直接税负,模型4带入间接税负,模型5带入地方税负。在各模型中,财政透明度在1%上显著为负,均能证实假设一成立。在10%水平上,税收负担通过显著性检验,一次系数为正,平方项则为负,说明其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说明假设二成立。各控制变量拥有稳定系数,且与被及时变量显著相关,可以起到抑制隐性经济活动的作用。从模型2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在5%水平上CZT*SSF系数为负,效果显著,能够证明假设三成立。分析原因可知,在税收负担较高的情况下,民众为获得更多收益将通过开展隐性经济活动逃避税收。但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意味着更多财政信息将面向公众公开,促使公众参与到政府行为监督中,使机构人员从事隐性经济活动的机会有所减少。为确认利用样本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否可信,需要采用系统GMM方法对相关变量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从结果来看,隐性经济规模可以达到1%显著性水平,能够通过自相关检验,说明模型基本可以达到稳健性检验要求。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到财政透明度这一变量与隐性经济规模保持负相关,各类税收负担与其保持显著倒U型关系,控制变量与之保持显著负向关系,与之前得到的结论高度吻合。分区开展稳定性检验,可以发现各地财政透明度、税收负担等变量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和中部CZT和YXG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可以得到稳健结果。在SSF和YXG关系分析上,各地在10%水平上显著,结果稳健。按照税收负担高低完成区域划分,对财政透明度与隐性经济规模关系展开分析。从结果来看,负担高的地区CZT系数为-0.108,在1%水平显著,而负担低的地区CZT系数为-0.048,仅在5%水平显著。由此可知,税收负担高的地区提高财政透明度能够更好抑制隐性经济发展。按照高低对财政透明度进行划分,分别分析税收负担与隐性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从结果来看,SSF、ZSF、JSF等变量一次项系数均为正值,二次项则为负,但透明度高的地区多数变量在10%水平上显著,透明度低的地区相关变量中只有直接税负在10%水平上显著。由此可见,提高财政透明度,能够使税收负担与隐性经济规模保持更加显著的倒U型关系。从隐性经济规模控制角度来看,还应使政府财政透明度得到不断提高。但在税收负担调整方面,考虑到其与隐性经济规模间为复杂非线性关系,只有负担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发挥抑制作用,还要审慎对待税收负担调节问题,而是从激发市场主体税收支持力度角度采取政策措施抑制隐性经济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