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油茶果在不同温度下可溶性糖、蛋白质及粗脂肪随着时间的变化》

《表1 油茶果在不同温度下可溶性糖、蛋白质及粗脂肪随着时间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光和温度对采后油茶果油脂转化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后油茶果仍然是一个生命活体,呼吸作用是维持其正常生命代谢的基本生理过程,其呼吸强度受到如采收前的栽培措施、采收时机械伤害的程度及采收后贮藏的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8]。温度是直接影响采后油茶果呼吸代谢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表1是采后油茶果分别在25,30,35和40℃条件下贮藏7d期间,其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变化。在4种贮藏温度下,采后油茶果中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却与之相反,但40℃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呈现不断升高趋势。在40℃条件下,发现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与其他温度相比呈现成倍增长,这可能与油茶果发生渗透调节密切相关。40℃属高温环境,容易引起高温胁迫诱发细胞脱水,为减轻脱水伤害,可溶性糖作为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调节物质,会出现含量急剧上升的现象,这是高温环境使得植物内淀粉水解反应增大的缘故;此外,氨基酸也是参与渗透调节的重要物质之一,很多学者研究发现,在高温胁迫下,脯氨酸合成酶类对脯氨酸反馈抑制的敏感性降低,导致游离脯氨酸大幅增加而利于水分的保持及提升原生胶体稳定性,缓解高温引起的蒸腾作用的伤害[9-13]。因此,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油茶果出于应激反应表现更多的是渗透调节,并不利于合成油脂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