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94~2018年东盟地区论坛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表1 1994~2018年东盟地区论坛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因势利导:化解非传统安全困境的东盟路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历年东盟地区论坛主席声明整理。

东盟地区论坛(ARF)创立于1994年,是东盟主导建立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依托国际和地区的热点议题孵化出诸多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框架。东盟地区论坛现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官方安全合作渠道,是亚太地区唯一同时囊括了中、美、日、俄等大国的安全合作框架(参见表1)。1994年,首届东盟地区论坛将“建立信任措施”作为组织发展的目标,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作为机制的运行准则,宣布将致力于在地区安全领域建立国家间的相互信任。(1) 1995年,第二届东盟地区论坛在《概念文件》(2)中提出“透明度”概念,虽然多是围绕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所达成的共识,但为论坛此后的发展进程中围绕共同的安全利益孕育和孵化共识设定了总体基调。2000年,第7届东盟地区论坛首次收集了中、美、俄、澳、印、欧的安全政策文件,发表了2000年《东盟地区年度安全展望(ASO)》年鉴,有效降低了信息的不透明导致安全困境和战略误判的可能,将信任措施的建立具体化。(1) 2008年,第15届东盟地区论坛继续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聚焦在更加切实可控的方面,鉴于成员国多处于自然灾害高发地区,东盟地区论坛倡导构建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机制,包括加强军民协调以应对重大跨国灾难、发展ARF人道主义援助战略指导、起草ARF救灾工作计划、依托ARF平台开展跨国救灾演习等。(2) 2009年,中国曾在第16次外长会议上将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海上安全等界定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主要威胁,并强调将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作为ARF倡导的“预防性外交”的主要内涵。(3) 2010年,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呼吁加强东盟和ARF在灾害管控方面的协同合作,积极发挥灾害救济中的民间力量和军民协调,促进各个层面的互动与合作。(4) 2011年,第18届东盟地区论坛肯定ARF在区域灾害管理与应对中作出的实质贡献,并尝试探索整体治理(whole of government)路径,通过“平民领导,军事支持”确保文职和军官在救灾行动上的协调。(5) 2014年,第21届东盟地区论坛强调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信息共享,增加透明度,将通过在救灾、反恐和跨国犯罪、核不扩散和裁军、海上安全等具体领域的合作,提升机制协同联动的能力,并将大国纳入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体系当中。(6) 2016年,第23届东盟地区论坛强调加强自身与东盟国防研究所网络、亚洲安全合作理事会、太平洋国家和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等由东盟牵头的安全机制间的协同作用,固化东盟在区域安全架构中核心支柱的地位;提出整合各相关部门和利益攸关方应对东南亚域内外的自然灾害,将“东盟灾害管理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作为救灾协调中心的业务引擎,并筹划“一个东盟统一应对战略”。(7) 2017年,第24届东盟地区论坛继续推进“一个东盟统一应对战略”的倡议,强调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应对域内外的自然灾害,并尝试将1.5轨会议作为解决复杂的政治与安全问题和促进对话与协商的主要平台。(1) 2018年,第25届东盟地区论坛将自身定位为区域政治安全对话的主要平台,强调以东盟为中心,通过整体全面的方式处理诸如救灾、反恐、跨国犯罪以及罗兴亚难民问题等区域面临的安全挑战;探索在现有机制和各系统间建立联系,促进灾害的实时信息分享,加强人道主义民事信息交流,提高整个地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