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准模型实证结果:数字金融影响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吗》

《表1 基准模型实证结果:数字金融影响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吗》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数字金融影响了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吗》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和*分别表示双边t检验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第一,无论哪一种情形,数字金融发展都会导致货币需求函数的明显区间分段,即货币需求函数的全局不稳定性,但在时间维度上仍是可识别的。从表1看,无论货币需求函数变量与利率变量具体选择哪一种指标,估计结果均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于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可被显著地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段,即在数字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需求函数有着不同的函数形式。这说明数字金融发展从总体上对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产生了突变性的影响。制度变迁与技术冲击历来是引起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的最重要的两个诱因,其背后的机理是,制度变迁与技术冲击会引起金融市场机构准入、金融新产品开发、金融市场定价和金融交易技术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引起家庭与企业货币需求决策行为的变化。虽然表1中的实证结果并未给出关于中国需求函数不稳定的经济动因,但是按照上述逻辑并结合近些年来数字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变化现实,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数字金融是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技术冲击,通过移动支付功能,数字金融改变了M1和M2的流动性,并创造了余额宝等形式的金融产品,促使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采取新的交易支付技术与开发新的产品,从而引起微观主体货币需求行为的变化,进而引起内部货币存量决定形式的变化。不过,表1的实证结果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虽然数字金融发展引起了货币需求函数的全局不稳定性,但是这种不稳定性是分时段的,也就是说,货币需求函数仍在时间维度上是可以识别的。这可能主要与中国对金融产品创新管制仍较严格有关。同时,这一结论也为数量式货币政策,尤其是盯住社会流动性规模或货币量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