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分析》

《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有机物的荧光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荧光性有机物的不同结构可以将其分为3类:(1)含苯环有机物,典型有机物包括苯乙烯和苯,有机物发荧光的难易程度与其共轭体系的大小呈正相关[10]。苯环中含有共轭π键,因此大部分苯系物均表现出较强的荧光性,在《标准》所规定的有机物中,具有荧光性的有机物共18种,其中苯系物占有12种。而这些苯系物中,又有11种的出峰位置位于A区。共轭体系越大,有机物发出的荧光波长越长,荧光峰位置也随之偏移。苯并芘由5个苯环组成,共轭体系大于单个苯环,荧光峰位置(Ex/Em=300 nm/408 nm)偏移至B区域。(2)含氮、氧、硫的有机物,典型有机物包括乐果和松节油,最低单线激发态S1为n,π1*型,也就是n→π1*型跃迁;其分子S1→T1系间跨越强烈,所以荧光微弱或不发荧光。但是由于水是强极性介质,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仍然具有一定的荧光性。(3)含氯有机物,典型有机物包括林丹,这些物质具有荧光性可能是因为—Cl属于给电子基团,具有加强有机物发荧光的作用。根据荧光性有机物的分类,可以为后续通过荧光指纹图谱分析有机物类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