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准估计结果(lnemp)》

《表1 基准估计结果(lnemp)》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工业机器人加剧了就业波动吗——基于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和*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替代效应渠道是指在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工业机器人会改变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可能性,进而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因此,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产出项,实际上估计出的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替代效应部分。为了验证这一替代效应渠道是否存在,本文将用工业总产值代表的产出规模变量(lnsize)引入到了基准劳动需求方程中。在产出受约束的情形下,表1列(1)给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影响的简单回归;列(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了企业层面影响就业规模的因素;列(3)再次控制了企业、行业、地区及年份层面的不可观测因素。观察前三列结果可知,随着控制变量的不断加入,模型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来越好,同时,人均工资水平与du×dt的交叉项系数δ始终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机器人参与生产后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确实存在。在控制住企业产出水平的变化后,一方面,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会替换掉部分生产流水线上的低技能工人,加剧劳动力市场的波动(Graetz and Michaels,2018;Acemoglu and Restrepo,2018);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现阶段的机器人技术可能与中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例如工业机器人应用会衍生出一部分负责机器人维修或简单编程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更多适宜中等技能劳动力的新的工作机会(Lordan and Neumark,2018)[25]。通过计算可得,在2000—2013年期间机器人技术通过替代效应对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的影响约达12.86%(e0.1210-1=0.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