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东汉末年疫情(161—220)》

《表1 东汉末年疫情(161—22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瘟疫与丝路贸易——以东汉末年大瘟疫“伤寒”为中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疫”字,最早可见于先秦文献,如“遂令始难欧疫”(《周礼·春官·占梦》),“以索室欧疫。大丧”(《周礼·夏官·方相氏》),“其民大疫”“民殃于疫”“民必疾疫,又遂以丧”(《礼记·月令》),“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汉书》卷十二《平帝纪》)。许慎《说文解字》中提出:“疫,民皆疾也。”《释名》释为:“疫,役也,言有鬼行疫也。”《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中说:“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东汉王充在《论衡·命义篇》中云:“温气疫疠,千户灭门。”《集韵·魂韵》:“瘟,疫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有述:“疫在古代文献中又称作瘟疫。瘟和疫同义,均指传染病。”(2)根据“十二五”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第二版)定义:“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朊蛋白等)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3)古人留下的历代文献记载了许多瘟疫,诸如鼠疫、天花、霍乱、斑疹伤寒、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流感、麻风、疟疾、血吸虫病等。古人解释“疫”,就是“民皆疾也”,即凡能传染的病都通称为“疫”;“瘟”则指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基于此,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通过表1东汉末年从桓帝至献帝(161—220)这60年的疫情整理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