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同群效应实证结果:高校大班教学的同群效应——基于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小团体”的实证观察》

《表2 同群效应实证结果:高校大班教学的同群效应——基于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小团体”的实证观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校大班教学的同群效应——基于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小团体”的实证观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本表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均为学生成绩变量;模型(1)的同群效应变量为平均成绩,模型(2)的同群效应变量为去除个体自身值的平均成绩,模型(3)是在模型(2)基础上的双对数估计,模型(4)的同群效应变量包含了内生性同群效应(其他人的平均成绩)和外生性同群效应(其他人的平均努力程度

为了研究同群效应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以学生成绩为被解释变量,将同群效应分解为内生性同群效应和外生性同群效应,用学生所在专业平均成绩表示内生性同群效应,用专业平均主观努力程度表示外生性同群效应。同时,控制了可能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等多个层面的个人特征变量,以高考成绩高于重点线的分数变量来控制学生能力的差异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模型(1)以学生成绩为被解释变量,以专业平均成绩表示内生性同群效应,并同时控制了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等个人特征变量,努力程度变量和学生能力代理变量的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第2列。从模型(1)的估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同群效应变量系数估计值在1%的置信度下显著异于零,表明存在同群效应。由于模型(1)中的同群效应变量中包含了学生个体的成绩,会导致反向因果问题,因此模型(2)中采用去掉了自身值的本专业其他学生的平均成绩作为同群效应变量进行估计,结果见表2第3列。从模型(2)的估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同群效应的估计值在1%的置信度下显著异于零,表明同专业其他学生平均成绩每提高1分,将显著提高该学生的个人成绩0.37分。模型(3)采用双对数模型,以学生个人成绩的对数为被解释变量,以同专业其他学生平均成绩的对数为同群效应变量并控制其他变量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当同专业其他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1%,将引起学生的成绩提高约0.3%,同群效应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