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7年3站全国田径大奖赛(郑州、太原、济南)4名运动员技术参数对比》

《表1 2017年3站全国田径大奖赛(郑州、太原、济南)4名运动员技术参数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对比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着板和离板速度反映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在郑州站和济南站比赛中,许小令和陆敏佳分别跳出6.50 m的成绩。对比分析发现,许小令的起跳水平速度较助跑最后一步水平速度减少1.32 m/s,表明其制动较为明显,因而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3.05 m/s)和更大的腾起角度(21.27°)。陆敏佳的起跳水平速度较助跑最后一步水平速度减少较小(1.19 m/s),但垂直速度(2.58 m/s)和腾起角度(18.03°)都较小。2人在6.50 m的成绩上表现出不同的起跳风格(高跳型和平跑型),可谓平分秋色。通过分析陆敏佳太原站的成绩(6.62 m)得出,其助跑水平速度较助跑最后一步水平速度减少了1.84 m/s,高于许小令在郑州站时的1.32 m/s;且垂直速度为3.09 m/s,高于许小令的3.05 m/s;由于速度降低更为明显,从而获得更大的腾起角度(22.57°)。可见,在垂直速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更好的制动带来了更大的腾起角度,而腾起角度加大带来更长的滞空时间。从表1可见,我国优秀跳远女运动员的腾起角平均值为20.21°,而跳远最佳腾起角为18°~24°[6]。因此,在现有能力基础上,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应努力增大腾起水平速度,将水平速度合理地转化为垂直速度,形成理想的腾起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