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33年与1940年东北各“省”人口集中度指数》

《表1 1933年与1940年东北各“省”人口集中度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30年代东北地区人口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在某一地域的集中程度。(1)通过对比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集中指数,可以观察人口的空间演变模式。采用集中指数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1933年、1940年东北地区各省内部的人口集中指数(表1)。综合来看,除“黑河省”“北安省”外,其余各“省”的人口集中度普遍较低,全区的人口分布总体较为分散。根据集中指数大小,结合图三b,将各“省”内部人口变动状况分为以下4种模式:(1)人口集中型:人口向“省”内核心城市所在区域集中。属于这一类型的“省”区有“奉天省”“牡丹江省”“三江省”“东安省”和“兴安北省”。从1933年到1940年,这些“省”区的人口集中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在这些“省”区内部,都有较为发展的核心城市,“奉天省”“安东省”和“兴安北省”有不止一个中心城市,“三江省”的中心城市是林业基地佳木斯,各“省”区内部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带动人口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2)人口分散型:人口在省内呈分散分布状态。“滨江省”“吉林省”的人口同时向中心城市和边缘地区流动。两“省”的中心城市哈尔滨和长春其人口增长率与“省”内边缘地区人口增长率持平,而两“省”的人口集中度指数由1933年的0.256、0.341减小为1940年的0.224、0.305,人口的分布呈均衡化分布态势。(3)人口边缘型:人口向“省”内边缘地区流动。在“北安省”“龙江省”“四平省”“锦州省”和“热河省”内部人口变化率的空间差异较明显,1933年—1940年各“省”沿边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于中部地区,人口集中度指数降低,人口在向边缘地区流动的过程中其整体的分布趋向均匀。(4)人口流入流出型:“省”内人口数量显著增加或减少。1933年至1940年,除“间岛省”和“兴安南省”的人口集中指数减小外,其余三“省”均增大,表明在各“省”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间岛省”和“兴安南省”的人口分布越趋分散,而“兴安西省”“兴安东省”和“黑河省”越趋集中。“通化省”“安东省”的人口数量整体减少,且“省”内边缘地区减少最快。“通化省”人口集中指数减小0.007,表明在人口外流的过程中,“省”内人口的分布趋向分散,但速度非常慢。“安东省”人口集中指数增加0.128,随着人口外流,人口向“省”内西南部区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