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1933年特大洪灾前豫、冀两省黄河堤防与水势状况》

《表3 1933年特大洪灾前豫、冀两省黄河堤防与水势状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洪水、堤防与社会应对——1933年黄河特大洪灾形成的环境与社会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此处大堤在1933年特大洪灾中出现决口。资料来源:陈汝珍:《整理豫河方案》,1931年,第12-14页;黄河水利委员会工务处:《勘查下游三省黄河报告》,《水利月刊》1934年第6卷第6期,第406-410页;顾秉楠、刘增祺:《勘察豫鲁冀段黄河水势险工总报告》,《华北水利月

8月8日,河南省黄河上游(以平汉铁路桥为界)河段已出现大幅涨水,至10日洪峰到来,水位达到最高值。该河段南岸多靠山麓,只孟津一段修有土堰,北岸孟县、温县与武陟三县则均有堤防,且不少堤段形势较为严峻,因此该段河防的难点与重点即为北岸(见表3)。就北岸而言,温县水位在8日夜连涨了2.1米,至迟至9日,温县汛第六、七、八等堡“沿堤十余里漫水”,“数十方里尽成泽国”(5),而此时洪峰尚未到来,水位还在继续升高。凶猛的水势,加上温县对岸洛河之水的顶冲,温县水位不断上涨,最后最高洪水位高出堤顶约达2米,由此亦可看出该处堤防卑矮的程度。该堤段北面靠近漭河,该河水位此时也在上涨,致使抢护亦无取土之处,最终酿成“全堤漫溢”,漫口达18处,“温县县城被水包围”,“城内哭声震天”,“民房财务尽付东流”(6)。武陟汛(沁河口以西)于9日早“骤临大溜”,西唐郭一带新修民埝(即在大堤以内的岸滩近水修筑的小堤)形势紧急尤甚,虽经河务人员会同武陟县长抢护,但还是发生了漫溢,沿滩多个村庄被水淹没。好在驾部村修有寨墙可供防护,武陟县长于是督率民夫重点防守此处,后被水围困寨内,至10日晨方得离开。该汛大堤工程亦被洪水冲刷严重,第一堡至第九堡多坝出险,严重威胁着该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县长及河务人员即赶赴该处督导数千民夫抢护,历时两昼夜,于10日下午7点水势陡落方告平稳(7)。就南岸而言,至迟至9日,孟津民堰已出现多处溃决,和家庙、徐村等七个村庄“尽成泽国,人民流离失所”(8)。该处民堰并未纳入河务局管理范围,只能由地方自行防守。全国经济委员会工程处豫省工务所此时正在孟津修筑黄河坝工,亦奉令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防汛工作,随即督饬300多名工人参与抢护(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