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仿真参数: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建模新方法》

《表1 仿真参数: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建模新方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建模新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验证本文考虑基体变形的弹性接触刚度模型的有效性,将不同接触模型下结合面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随法向载荷的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如图5所示。仿真过程中,选用的参数见表1。由图5a可知,新模型的法向刚度与GW模型[8]、KE模型[11]以及CPG模型[20]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其中,新模型与GW模型的曲线最接近,这是由于新模型与GW模型都只考虑了弹性变形;两者的差异在于新模型不仅考虑基体变形的影响,而且还修正了GW模型的缺陷。此外,KE模型和CPG模型与新模型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KE模型研究了结合面塑性变形,而CPG模型考虑了微凸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图5b为不同接触模型下切向刚度与法向载荷的关系曲线。由图5可知,新模型不仅与SK模型[21]、KS模型[22]以及PBN模型[23]的曲线变化规律相同,而且与前两个模型接近,这进一步说明了新的接触刚度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