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城乡融合水平及全局Moran's I指数》

《表2 城乡融合水平及全局Moran's I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流空间”视域下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驱动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五个维度对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历程进行审视(表2)。(1)区域城乡融合水平整体较低但趋势向好,其均值从0.016(2003年)上升到0.028(2017年);研究期内区域城乡各维融合水平结构保持稳定,均呈经济融合>人口融合>生态环境融合>社会融合>空间融合结构特征。(2)全局Moran's I指数显示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存在明显“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且2010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成立再次强化这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集聚效应,即表现为2010年以后全局Moran's I指数均值(0.477)高于2010年以前(0.383)。(3)现阶段(2017年)淮海经济区城乡各维融合发展均存在明显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并整体形成以徐州和临沂为中心自苏北和鲁南向豫东和皖北逐级递减的阶梯状空间分布格局(图1a)。具体而言,城乡融合整体水平形成以核心区城市为主的高值簇和以非核心城市构成的低值簇,商丘、宿州、淮北虽地处核心区,但因长期处于区域发展轴线辐射盲区,其城乡整体融合也处在LL区且表现出空间邻近的地缘特征和发展整体滞后的均质性。分析各维度同样发现HH区城市主要集中在苏北和鲁南,而豫东和皖北基本表现为低值集聚,且在城乡人口和经济融合(图1b、图1d)等维度表现为低值集聚区城市数量多于高值集聚区;而在城乡社会和生态环境融合(图1e、图1f)等维度则表现为HH区数量多于LL区,结合实际分析发现高值连绵区主要沿京沪线、京九线和陇海线辐射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