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样品的XRD图谱分析》

《表1 样品的XRD图谱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可见,g-C3N4在13.06°和27.61°处有两个明显的特征衍射峰,其中27.61°处衍射峰为芳香物的层间堆积特征峰,对应于样品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晶面指数标记为(002);另一个衍射峰出现在13.06°处,该峰为melon类物质的特征峰,对应均三嗪结构中氮孔之间的距离,晶面指数标记为(100),这些均与文献中的报道一致[2]。通过谱图对比发现,制备的掺P型催化剂与纯g-C3N4在27.61°衍射峰的位置基本一致,说明引入P元素后样品的晶体结构大致没有改变,仍然为类石墨相的层状结构。同时发现随着P元素含量的增加,样品在(100)晶面的衍射峰强度减弱,可能是因为制备过程中每层g-C3N4纳米片的位置发生了随机改变。与此同时,随着P元素的引入,样品位于(002)晶面的衍射峰宽化并且峰的强度减弱,说明P的引入会抑制gC3N4的晶粒生长,降低了样品的结晶度,减小了晶粒尺寸。由布拉格方程可以计算晶面间距,由谢乐公式可以计算晶粒尺寸,计算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掺P样品的(002)面法向晶粒尺寸均小于gC3N4的晶粒尺寸,且P元素的含量越高,样品的晶粒尺寸越小,更加证明P元素的引入会抑制g-C3N4的晶粒生长。另外晶粒尺寸的减小会产生更多的小晶粒,从而导致掺杂P元素样品的纳米片呈现碎片化,推测这些小晶粒相互堆积会形成更多的2次孔,会增加更多的反应位点,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