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回归结果表:“铁公鸡”扎根A股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政策实施效应视角的实证研究》

《表3 回归结果表:“铁公鸡”扎根A股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政策实施效应视角的实证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铁公鸡”扎根A股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政策实施效应视角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数字为Z统计值,系数的上标*、**、***分别表示在10%、5%与%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考虑到全样本中不同政策期的数据可能产生政策的叠加效应影响,因此本文对模型1的检验按政策出台的时间变化点划分了四个子样本(1)进行分阶段的政策效果检验,最后进行整个观察期的全样本检验。对于分配意愿本文主要披露了“铁公鸡”组与“非铁公鸡组”的回归结果,虽然也进行了分阶段的子样本回归,但由于回归结果总体与整体结果近似,限于篇幅就未再详细披露。表3中政策实施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除Period0外,其余三个政策期间变量均在显著负,不过,只有Period1和Period3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只有定性式半强制分红政策和差异化分红监管政策能显著地降低“铁公鸡”公司在市场中的比例,即假设H1、H2a、H2b、H3成立。但模型二的结果却显示,所有的监管政策都不能显著提高“铁公鸡”的分配意愿。结合模型一的检验结果,这表明对于“既有”的“铁公鸡”公司,所有的监管政策都不能真正提高其分配意愿。模型一中相关分红政策之所以可以导致政策实施前后A股市场“铁公鸡”公司占比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市场的扩容过程中,该政策显著降低了新增上市公司中退化为“铁公鸡”的比例。即所有的分红监管政策仅对市场扩容过程中“潜在”的“铁公鸡”公司有管制效应,对于既有的、或顽固的“铁公鸡”公司,所有政策都显著有些力不从心。回归结果中比较意外的是Period0的所有回归系数都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警示性分红政策不仅没有减少上市公司成为“铁公鸡”的概率,反而增加了其成为“铁公鸡”的概率。说明警示型的政策尽管能提高非“铁公鸡”公司的分配意愿,但对于国内顽固“铁公鸡”现象的治理总体起到了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