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DP30-CSSLs群体和DP15-CSSLs群体的落粒性QTL座落片段及表型特性》

《表2 DP30-CSSLs群体和DP15-CSSLs群体的落粒性QTL座落片段及表型特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落粒性QTL鉴定及相关主效QTL定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和图4可知,在2个CSSLs群体中共发现12个落粒性CSSLs,依据重叠群QTL分析检测出6个不同的落粒性QTLs(qSH2.1、q SH4.1、qSH5.1、qSH9.1、qSH11.1和qSH11.2),分别分布在第2、4、5、9和11染色体上。其中,q SH2.1位于第2染色体的C2-21~C2-22,3.28 Mb区间,表型贡献率为-7.8%;qSH4.1位于第4染色体的C4-22~C4-23,2.01 Mb区间,表型贡献率为-10.9%,通过与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发现该区间含有已克隆的SH4基因(Li et al.,2006);qSH5.1位于第5染色体的RM3227~5M13153,4.41Mb区间,表型贡献率为-15.6%,通过与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发现该区间含有已克隆的SH5基因(Yoon et al.,2015);q SH9.1位于第9染色体的C9-8~C9-9,1.25 Mb区间,贡献率为-10.9%;qSH11.1和qSH11.2分别位于第11染色体的C11-5~C11-8和C11-16~C11-17,4.5 Mb和0.5 Mb区间,贡献率分别为-23.4%和-15.6%。其中,qSH11.1的加性效应最强(-37.5),因而用于进行连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