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土壤环境中蚯蚓活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Hick-man et al.,2008a)》

《表1 土壤环境中蚯蚓活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Hick-man et al.,2008a)》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蚯蚓在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机理与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蚯蚓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间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常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如O2含量、土壤质地、p H、C/N、降解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酶、温度、代谢产物的毒性、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末端电子受体等(Hamdi et al.,2007)。蚯蚓的各类生命活动能够改变土壤结构、p H、湿度、O2含量、营养成分可利用性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等(表1)(Hickman et al.,2008a)。如蚯蚓的掘穴行为可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提高穴壁含氧量,加速好氧微生物的碳循环和呼吸速率,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好氧降解;吞食消化土壤的行为能够改善土壤均匀度,增加土壤细颗粒的含量(Don et al.,2008)。Contreras-Ramos等(2007)研究发现,蚯蚓活动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小分子有机碳和氮素有效成分(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含量,而土壤中微生物(包括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与这些有效态营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Tran等(2013)研究表明,NH4+-N和NO3--N等有效态氮与有机污染物的共代谢有密切关系,NH4+-N和NO3--N能够为特定降解菌的生长提供必要条件,从而间接地起到促进降解作用。Martin等(1991)研究发现,土壤颗粒经过蚯蚓(Millsinia anomala)的肠道消化后,粒径平均减少了25%~30%。蚯蚓的这些行为一方面增加了污染物与降解微生物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降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与锁定。蚯蚓对土壤pH和水分的调节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Lin et al.,2016)。刘颖(2006)利用模拟土壤研究了p H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吸收五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H的升高蚯蚓吸收五氯酚的量逐渐增加,但在过高pH值的土壤中蚯蚓吸收五氯酚的量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