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1960-2015年间不同时段潼关高程和来水来沙对小北干流非汛期冲淤量的贡献率Tab.5 Contribution rate of water-sediment regime and Tong

《表5 1960-2015年间不同时段潼关高程和来水来沙对小北干流非汛期冲淤量的贡献率Tab.5 Contribution rate of water-sediment regime and Tong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河小北干流汛期和非汛期冲淤过程模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为根据设定的潼关高程计算的累计冲淤量;b为根据实测的潼关高程计算的累计冲淤量。

非汛期各特征时段1960-1968年、1969-1977年、1978-1998年、1999-2006年和2007-2015年对应的初始高程分别为324 m、328.3 m、326.8 m、328.2 m和327.8 m,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可知,1960-1968年非汛期主要是受到潼关高程的影响,贡献率到达了79%。而另一个潼关高程抬升期1978-1998年,潼关高程的贡献率下降到了4%,对非汛期的冲淤不起到任何作用。1969-1977年、1999-2006年和2007-2015年,3个时段的潼关高程为下降的趋势,除了1969-1977年贡献率分别为15%,其余两个时期接近0。表明虽然潼关高程降低是造成了一定溯源冲刷,但是主要还是由水沙变化引起的沿程冲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