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音乐表演风格(以弦乐为例)分类与特征》

《表1 音乐表演风格(以弦乐为例)分类与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巴洛克弦乐的历史表演风格在中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务实的角度,澳大利亚学者法比安(Dorottya Fabian)在探讨巴赫小提琴无伴奏作品的著作中把表演风格划分为主流表演(Mainstream Performance,MSP)与历史知情表演(HIP),并通过定量分析证明了HIP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逐渐占据优势并深度影响MSP风格的演变过程。(3)其中,HIP风格可以通过是否采用古乐器以及是否采用415Hz左右的巴洛克音高标准等“硬指标”来清晰界定,而MSP风格则相对显得较为模糊庞杂,需要进一步细分梳理。首先,根据英国学者罗伯特·菲利普(Robert Philip)(4)以及笔者本人(5)的相关著述,在20世纪中上叶,沉重拖沓且注重长线条勾勒的浪漫主义表演(Romantic Performance,RP)风格总体上逐渐让位于更加注重细节精准性的现代主义风格。其次,这种现代主义的音乐表演根据演奏家的个人倾向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浪漫-现代主义表演(Romantic-modernist Performance,RMP)以及古典-现代主义表演(Classical-modernist Performance,CMP)(6)。例如,同样活跃于20世纪中后叶的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1908—1974)与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1999)大致属于RMP风格,而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1904—1992)与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1921—1986)就更倾向于CMP风格。如此,RP、RMP、CMP与HIP成为了研究历史表演风格动态演变的主要参照标准(参见表1、图2)。而当前的所谓主流表演(MSP)风格实际上包含了RMP、CMP与HIP三种倾向,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以及不同演奏家群体中有着明显的侧重差异。例如,HIP对于欧洲及澳大利亚主流演奏家与乐团的影响大都非常明显,对北美地区的影响就相对弱一些,而对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影响则更是显得微乎其微。这便是本文接下来要重点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