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表4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黎族社会——以黎族民众入社为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编《广东省国民经济建设八年成就1949—1957》,广东省统计局印发,1958年,第13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地区只有几所十分简陋的小学,黎族人民90%以上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黎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在学生收费、助学金、入学年龄、录取标准和学校分布等方面,都做了适当的照顾和安排,并大力培养民族师资。此外,自治州各县成立了专业机构,领导和推动扫盲教育和业余教育,黎族广大干部和群众参加了扫盲和业余学校的学习,取得了不少成绩。比如白沙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掀起学习文化高潮,开展扫除文盲动。1953年秋,在白沙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县一级机关、工厂的干部职工自愿报名,组织起一个扫盲班,学员21人。1954年秋,随着县一级机关、工厂干部职工人数的逐年增加,而要求参加扫盲班学习文化的人员也增多。为了满足干部、职工学习文化的迫切要求,招收一个高小班,学员36人,扫盲班由原来的21人增加到32人[8]51。中小学校的数量和学生数量也在社会主义改造后大大增加。(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