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压缩率(码率)对比结果》

《表2 压缩率(码率)对比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边信息改进的分布式信源编码方案》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见,若对X 2进行0阶熵编码,因不能充分利用序列内部相关性,其码率在0.6左右,较文献[8]和文献[11]反而处于劣势。但是对X 2进行高阶熵编码时,其码率远低于文献[8]和文献[11],且压缩率不随信源间相关性的改变而改变,表明利用X内部相关性是非常重要的。C=3,k=3时,由于抽样符号数较多,X 2内部的相关性不如k=4时强,但X 1较长对信源间相关性的利用更充分。k=6时,尽管对X 2的压缩效率提高,但抽样符号较少,对信源与SI间的相关性利用并不充分。k=4时码率最低,说明对信源内与信源间相关性的利用达到最佳平衡。事实上,H(X|Y)代表了仅利用Y时,信源X能够压缩的极限。实验中,文献[8]的码率均为1/2,文献[11]的码率同样也在1/2左右,只有当H(X|Y)明显小于1/2,即X与Y相关性较高时,它们才能取得较理想的编码结果。而当X与Y相关性较低,H(X|Y)接近1/2码率时,这两种方案的BER远高于DSCUISI的结果。